当前位置:【新安中学首页】>【教学教研】>【教育文摘
全面提升大学语文的育人功能
  [2024-01-23 10:26]  浏览次数:2312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页面】【关闭窗口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4-01-19  作者:唐军旗 黄晶晶

语言承载了一个民族的独特文明,是民族文化之根。中华文明之所以传承千年,一脉相承、从未中断,一直延续到今天,文字和语言起到了重要的承载作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标志,它不单单是文化的载体,更是民族精神的凝聚体。大学语文课程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在高等教育阶段的重要呈现形式和内容,包含汉语言文字、古文字研究、公文论文写作实践、诗词歌赋、文学艺术、文化历史以及中华民族传统文明探源等内容。它不仅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辨别真善美的能力,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还有利于强化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理解、认同,进而凝聚民族力量,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因此,构建本科、硕士、博士一体化的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提升大学语文的人才培养效能,对培养大学生干事创业的素质和能力,进而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当前大学语文的重要性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大学语文课程也未普遍纳入本科、硕士、博士的培养环节。无论是大学语文的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教材建设,还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环节,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大学语文的发展,在深刻把握大学语文的时代性内涵的基础上,把大学语文的发展放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大局中去系统谋划,让大学语文真正成为激活青年学子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因子,真正成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要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高度,全面宣传大学语文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的重要性。国家应当进一步提升大学语文在青年成长成才中的作用,做好学科建设、课程设置、教材编写的顶层设计,明确大学语文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高校应根据自身的情况,优化人财物资源配置,支持大学语文发展,提高大学语文的课程地位,进一步强化大学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教学目标,加强对语言文字、写作、古文字、诗词经典著作、红色经典著作等语言文学本体性知识的学习研究,完善课程评价体系,淡化功利性评价,强化过程性评价,保证培养效果。

加强大学语文教师队伍建设。目前,在国内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高校中,大学语文课程基本由相关院系来兼职承担。一些语文教师缺乏学科归属感,课程教学与职称评审、课题申报、学术研究的关联度不强,难以达成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应当进一步明确大学语文的学科归属,建立大学语文发展机制,从国家层面培养大学语文课程专任教师,启动大语文国家建设工程,完善丰富本科、硕士、博士的语文教材建设,以全国知名的语言文学专家教授的慕课课程为基础,建立国家语文素养课程共享平台。高校要坚持引育并举,建立科学合理的大学语文教师队伍和学术教研团队,提高大学语文教师的学术地位,破除大学语文教师在评奖评优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有条件的高校可以设立大学语文教师职称评审序列,充分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要加强对教师责任感、使命感的思想引领,引导教师积极转变思想,增强自身的学科意识和学术精神,强化对大学语文教学的认同,加强对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本体的研究,不断完善教学目标,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大学语文教师要以课程目标为导向,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不断迭代自身知识储备,积极寻找学生的专业兴趣契合点,将课程单向输出变成教学相互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升教学实效。

推进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创新。大学语文教学只有摒弃陈旧古板,坚持守正创新,彰显语文教学目标的时代性价值,才能让大学语文保持生命力。高校应加大投入,积极鼓励教师勇于创新,探索分类分层教学,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把提高语言写作的基础性训练、提升人文素养的人文精神培育、加强逻辑思辨能力的思维性训练三者有机结合。要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材编写、课程建设、课程教学全过程,力求通过创新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明辨是非能力、艺术鉴赏能力、文学审美能力。

构建新型的师生互动关系。要根据当代大学生接受新鲜事物快、思想活跃、观念新颖等特征,针对性地开展大学语文的教学,改变单方知识灌输、教师占据学术绝对权威的教学局面,营造融洽、和谐、包容的良性师生互动关系,秉持和而不同的理念,推进教育教学工作。大学语文教师要用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科学的教学方法指导和帮助学生,要注重在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思辨性思维;要有仁爱之心、包容之心,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将“教师一言堂”变为“师生共鸣堂”;还要积极打造开放式思维课堂,激活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让教师引导空间、师生讨论空间、学生思考空间共同构筑成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和人文艺术修养快速成长的空间,全面提升大学语文的育人功能。

(作者唐军旗系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黄晶晶系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总访问量:人次 总浏览量:17697人次 日均访问:20551人次 今日访问:3564人次 在线人数:7369
六安市新安中学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网站备案号:皖ICP备05009496号 安徽教育网站前置审批号:JXQZ382
 Copyright© 2003 www.ahxa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皖西电脑有限公司六安新闻网
邮编编码:237151 办公室:0564-2311115 教务处:0564-2315138